2011年攸县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小学数学组决赛总结
攸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011年11月23日在皇图岭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攸县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小学数学组决赛”,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本次大赛由攸县教育局、攸县教育学会主办,由皇图岭中学、中心完小承办。由于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承办单位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以及皇图岭中心完小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大赛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大赛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高效课堂教学大赛小学数学组决赛的七位选手是在全县七个教研联片初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他(她)们分别是:袁慧(黄丰桥)、张仙娇(鸭塘铺)、张志刚(渌田)、丁玉珍(丫江桥)、丁铁志(酒埠江)、曾喜华(坪阳庙)、刘忠(健坤)七位教师。参加观摩的老师分别来自全县20个乡镇中学和健坤、明阳、长鸿、文武四所民办学校的小学部,达130余人。大赛的评委由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及聘请的三位市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和一位市级骨干教师组成5人专业评委小组,各乡镇中学和民办学校选派一位专业教师担任大众评委,计28人。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80%来自专业评委,20%来自大众评委,经过评委客观、公正、认真的量化评定,此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决赛的评选结果如下表:
等第 | 执教者 | 单 位 | 年级 | 课 题 |
特等奖 | 曾喜华 | 坪阳庙 | 三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壹等奖 | 丁铁志 | 酒埠江 | 三 | 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 |
壹等奖 | 丁玉珍 | 丫江桥 | 一 | 数学乐园 |
壹等奖 | 张志刚 | 渌田 | 六 | 确定起跑线 |
贰等奖 | 刘忠 | 健坤 | 五 | 三角形的面积 |
贰等奖 | 袁慧 | 黄丰桥 | 三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贰等奖 | 张仙娇 | 鸭塘铺 | 三 | 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 |
二、赛课的特色
1、选题时选手敢为人先。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各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丁铁志和张仙娇两位老师选的是“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内容,丁玉珍和张志刚两位老师选的内容是“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比赛中是很富有挑战性的,平常的教学研讨中涉及的比较少,这四位执教者敢于选这样的内容来参赛,表现出了一种教研敢为人先的勇气,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研讨提供了范例。
2、课的导入追求新颖性。好的导语,三两声,几句话,扣人心弦,情感铺垫,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位选手能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入手,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挂图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新知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丁铁志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她把这节课的活动巧妙地串连在喜洋洋表演的情景中,让孩子们整节课都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听课老师也乐在其中。曾喜华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做游戏“拍掌答题”,用拍掌表示“四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到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最后到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引出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练习设计重视趣味性和应用性。有专家指出有效教学的内涵应该是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学生能善于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直接的、显性的效用之一。我们的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能充分考虑练习内容的趣味性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教学活动强调过程性。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两堂《数学广角---有趣的搭配》的课,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动手亲自摆一摆,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再如,曾喜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动手在同一个圆内进行两等份、四等份、八等份、十二等份…,一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数就越少”的结论就水到渠成,为学生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打下了基础。刘忠老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设问: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是将其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来的,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是否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将其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呢?老师的一问启发了学生思考,接着要求学生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三种情况,用信封装好,每组一个信封。)拼一拼,想一想:拼出来的图形与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渗透了一种学习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三、值得注意的方面
1、选手上交的教学设计应当稍详细点,要突出教学主要措施和策略,要在“XXX教学设计”的下一行署上单位和姓名。
2、组织学生练习时,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要多一点。不要题目一揭示,就马上指名作答。多用点“互动互助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再进行展示,评价和订正。
3、要关注全程评价和教师的引导及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给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示范作用,要给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具体要求和示范性指导。比如,组织学生“搭配”时,教师可先从1件上衣与3件下装入手,引导学生想想怎样去摆一摆,或者用线连一连,或者用符号来表示,最后才让学生讨论“两件上衣与三件下装有几种搭配方案?”、“怎样才能让人容易看出搭配方案,并且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果这样的话,会节约一定的活动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数学建模,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在一年级的《数学乐园》一课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从前面往后面数,三个和第三个有什么不同?”,学生说“第三个是表示一个”,面对学生的回答,建议老师要作出正确的评价。
评论